莲藕是生长在泥土里的。泥鳅也是在泥土里存活的。莲藕池里养泥鳅属于生态养殖。互利互惠。那莲藕泥鳅一起养的话是要怎么养呢?下面就由盼盼养殖网技术员带大家了解。
1.藕田准备
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面积不宜过大。且水量充足、排灌方便、土质肥沃。放鳅前要夯实田埂。并加宽加固。注、排水口要加防逃网。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。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。埋入地下20厘米。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一级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。则防逃效果更好。
2.泥鳅放养
种苗的选择要规格齐整。体质健壮。投放时间在清明节前后。待藕长出2片立叶。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。即可放鱼。每亩投放泥鳅2万尾。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。追施发酵的鸡、猪、牛粪等有机肥每亩150~200千克。过磷酸钙15~20千克。以培肥水质。同时加注新水。使水位达到30厘米。
3.饲料投喂
藕田中虽然有泥鳅的天然饵料。但须进行人工投喂。否则泥鳅生长慢。效益差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。动、植物性饲料都可摄食。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、蚯蚓、螺蚌肉、昆虫及其幼体、蚕蛹、鱼粉、血粉等。植物性饲料如米糠、麸皮、豆饼、豆腐渣、蔬菜、瓜果等都是其较好的饲料。可将这两种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做成团状进行投喂。这样有利于泥鳅的集中摄食。也便于检查和管理。
4.藕田管理
水质调控: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。在不影响藕生长的情况下。要尽可能及时加注新水。每亩用4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。用以调节水质和消毒防病。
捕捞收获:10月上旬开始对藕池泥鳅进行起捕。连续进行多天后。池中泥鳅起捕率可达到90%以上。待泥鳅捕完后。开始采收藕。时间一般是在10月底进行。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取得藕和泥鳅双增产。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。
5.合理追肥
莲藕除施以基肥外。在生长期间还应进行合理追肥。追肥应做到既要满足莲藕生长的需要和使田水有一定肥度。又不能伤害泥鳅。可施腐熟的有机肥或施化肥。追肥一次施量不要过大。
6.泥鳅病害防治
寄生虫病:泥鳅被车轮虫、杯体虫、三代虫侵袭的泥鳅常浮于水面。打转不安。防治方法为0.7毫克/公斤硫酸铜与硫酸亚铁(5:2)合剂溶水后全田均匀泼洒。或鱼虫净(溴氰菊酯溶液)0.15~0.22毫克/公斤全田均匀泼洒。
打印病:泥鳅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而至。病灶一般呈椭圆形、圆形浮肿。并有红斑。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。似打上印章。防治方法同赤鳍病。
水霉病:水霉病早期不易被发现。当肉眼能发现时。菌丝已侵入泥鳅伤口。并向外长出外菌丝。簇拥成棉絮状。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。可将病鳅肌体组织降解而分泌出大量黏液。加重病情。使之食欲大减。衰弱而死。常在春、秋季节或冬季繁殖。只要鱼类皮肤有创伤即可被感染。
赤鳍病:泥鳅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。背鳍附近的部分表皮脱落。呈灰白色。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。不摄食。直至死亡。可用1毫克/公斤的漂白粉或0.3毫克/公斤的强氯精全田泼洒。24小时重复1次即可。以后每隔半月泼洒一次可进行预防。
气泡病:因水中溶解氧不足、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。泥鳅浮于水面。肚皮鼓起似气泡。加强日常管理。防止水质恶化。发病时。立即加注新水。并每亩用食盐4~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。
7、莲藕常见的病害
莲藕腐败病。又名黑根病、藕瘟。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。一般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。影响结藕而减产。它是由藕球茎状镰状菌侵染后所致的莲藕病害。主要为害地下茎、地上部叶片和叶面。病茎抽生的叶片、色泽淡绿。从叶缘开始发生褐色干枯。叶柄最后枯死。病菌多从伤口、吸收根或生长点侵入。病菌随流水灌溉传播。
莲藕叶枯病。是莲藕上的第二大病害。病原是单丝壳属的病原真菌。主要危害荷叶。荷叶边缘先出现淡黄色的病斑。后逐渐向叶片中间扩展。呈黄褐色。最后从叶肉扩及到叶脉。直至全叶枯死。高温多雨。有利发病。藕田肥力不足。病害严重。
莲藕叶斑病。主要为害叶片。叶柄上有时也可发生。是由棒束孢属的病原真菌危害所致。
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。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。投资需谨慎!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、养殖方法的知识。请关注盼盼养殖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