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
银环蛇别名银脚带、寸白蛇、竹节蛇、白花蛇、白菊花、节节乌、手巾蛇、雨伞蛇、白节黑、白带蛇、霸王鞭、笛子蛇等。
形态特征:
银环蛇体长达1米以上。头椭圆形。略大于颈部。吻端钝圆。眼较小;体背黑白横纹相间。白横纹较黑横纹细窄.腹面白色;背鳞平滑。背中央一行鳞片扩大。呈六角形;肛鳞整齐。尾下鳞单行;尾较长。尾端较尖细。
生活习性:
银环蛇多栖息于平原及丘陵地带多水地方。在低矮山坡、灌丛、坟堆、石堆等也常见出没。系夜行性蛇类。尤以上半夜活动频繁。直至深夜或黎明前返回洞穴。秋末中午和闷热天阵雨后的白天有时也外出捕食。多以鱼、蛙、蝴蝎、蛇类、鼠类为食。尤其好食泥鳅、鳝鱼等。
生理特征:
银环蛇最适宜气温为25-3O。每年11月开始冬眠。至翌年3-4月才苏醒出洞活动。5-8月产卵。产卵数量5-15枚。该蛇性怯。但行动敏感。人稍惊动。会采取袭击动作。并易张口咬人伤畜。属剧毒蛇之一。
分布:
银环蛇在国内分布较广。主要有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江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安徽、台湾、湖北、海南等地。